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少传统人眼目测检测造成的误差,提高火花塞的缺陷检测效率,设计了1种基于放电检测技术和机器视觉技术的火花塞缺陷检测系统.火花塞缺陷检测系统由工控机、NI DAQ数据采集卡、IGBT驱动板、IGBT模块、点火线圈、分压模块和工业相机构成.利用脉宽调制技术和电磁感应原理,对火花塞施加电压,通过抓拍点火线圈电压输出下火花塞放电火花的位置信息,检测火花塞陶瓷件是否存在缺陷.试验结果表明:该火花塞缺陷检测系统输出的放电高电压安全可测,检测精度更是高达95%,满足了火花塞缺陷检测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
将矩阵方法应用到复杂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用DSM(设计结构矩阵)量化表达复杂产品的设计流程,并通过DSM的分析与重构进行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规划,以缩短产品设计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受限空间内工作的行波管阵列所面临的多热源、高热流密度、高散热功率冷却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热管冷板.在自行设计建立的试验台上,对新型热管冷板在大倾角下(60°≤θ≤90°)工作时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加热总功率P(1600—4000W)和不同冷却水流量Q(100—400L/h)下,热管冷板均能在3—15m in内正常起动.除了P=1600W、Q>300L/h情况下的冷板均温性不能符合行波管冷却要求外,其余试验工况下冷板壁面的最大温差ΔTmax<10℃,冷板壁面的最高温度ΔTmax<70℃,热管冷板的总热阻<0.01℃/W,表明新型热管冷板具有优异的均温高效传热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新型热管冷板的均温高效散热性能,必须保证其在匹配的冷凝段冷却条件和蒸发段加热条件下工作.在试验的倾角范围内,随着倾角的增大,热阻单调递增;冷却水流量增大或加热功率增加时,热管冷板的换热增强,热阻减小.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最优子种群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理论,通过从种群中选出适应值最高的若干数量的个体,组成该代最优子种群,将最优子种群中的个体与种群中其它个体进行交叉变异,最优子种群中的个体间也进行交叉变异,从而产生新的种群.该遗传算法对于示例中多极值的问题非常有效,收敛速度也非常快.  相似文献   
5.
利用Delphi开发温室黄瓜生长动态模拟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温室黄瓜生长动态模拟系统的设计思路、模块划分和各模块的主要功能.以通过实验得到的黄瓜光合作用数学模型及不同生育阶段中干物质分配比例等建模所需的作物参数为基础,运用积分的方法,进行黄瓜干物质增长量和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的逐日模拟.研究表明:用Delphi开发的温室作物模拟模型比较简洁,易于实施;模拟值比实际值略高,误差在4.7%~14.8%之间,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果进一步在模型中加入水肥等因子修正参数,则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多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首次采用多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基体辅以稀土永磁及浮动弹性阻尼系统,组合成多自由度弹性阻尼减振装置,较好地解决了多自由度的减振问题,以救护车用担架支架三维隔振装置为例分析为其隔振要求,采用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组合弹性阻尼减振装置,介绍其结构及有关参数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结果与动态模拟及实验结果一致,说明其分析方法是正确的,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要求多维减振的设备上。  相似文献   
7.
涂层对钛合金激光冲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激光冲击波可以用来对比较难成形的材料进行精密成形,而材料表面的涂层在激光冲击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了涂层对零件,中击效果的影响.试验中,当激光功率密度达到10^9W/cm^2以上,脉宽为22.1ns,波长为1.06μm时,分别对黑漆涂层以及不加涂层的钛合金TA2进行激光冲击,发现涂层不仅能提高激光能量的吸收,而且能显著地提高冲击压力.通过激光冲击后的形变测量。发现使用黑添涂层,相对于不加涂层,其变形量提高了471%,表面残余压应力达到-212.2MPa,有效改善了钛合金的疲劳寿命.采用涂层可以延长航空工业上许多关键零部件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8.
激光诱导残余应力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激光诱导残余应力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用波长1.06μm、脉宽23 ns、功率密度108~109W/cm2的脉冲激光冲击外形尺寸为30 mm×30 mm×5.5 mm的LY12CZ试样,研究了激光能量密度和冲击次数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并将激光诱导的残余应力与传统的机械喷丸形成的残余应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残余压应力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加大而加大,残余压应力层的深度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激光诱导的残余压应力层的深度是传统机械喷丸形成的3~4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一类内共振条件下的非线性减振器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一次近似下动力学的响应方程。发现系统存在有两类平衡解,平衡解的进一步失稳导致分岔现象的产生。揭示了阻尼、固有频率、激励频率等系统参数对其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减振效果相对较好的参数条件,进而提出改善减振器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将设计结构矩阵方法应用到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开发过程中,通过分析设计行为之间的信息交互获得DSM的量化表达,利用图论中的强连通分支问题算法识别耦合活动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DSM重构原则对DSM进行模块化的过程重构,同时对块内设计任务进行聚类、撕裂,获得协同设计开发过程中的优化重组,为复杂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